使命必达:守护跨国减灾生命线
在2024年11月26-28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地震灾害监测防御技术交流会上,欧得宝翻译作为唯一指定语言服务商,以自主研发的”多语种应急同传系统”为技术核心,为来自越南、印尼、泰国等8国地震研究机构的132名专家提供高精度中英双语同传服务。这已是该机构连续两年承担中国-东盟地震防御领域的国家级技术交流保障任务。
硬核技术支撑:破解减灾领域沟通壁垒
面对地震波分析、地磁监测数据解读等专业场景,欧得宝翻译展现出三大核心能力:
1.超精密术语体系
构建包含”地震烈度速报参数””InSAR形变监测”等287个专业术语的地震学专属词库,实现监测仪器型号(如”北斗地质灾害监测终端V3.0″)、预警算法名称等复杂概念的零误差转换。
2.智能应急响应系统
部署”声纹识别+语义纠偏”双模态技术,在印尼专家突发方言口音、实时数据图表同步解说等场景下,仍保持98.6%的语义准确率,关键参数传输延迟控制在0.8秒内。
3.多模态输出能力
除传统同传设备外,同步提供具备地震波形图同步标注功能的智能字幕系统,使泰国地震局专家能直观比对中泰两国地震监测数据模型。
专业沉淀:二十年减灾语言服务经验
作为中国翻译协会认证的”防灾减灾语言服务示范单位”,欧得宝翻译已形成独特的减灾领域服务标准:
✅专家型译员储备
组建含12名地震学专业背景译员的专职团队,全员持有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认证,80%成员参与过汶川地震国际救援文档翻译项目
✅全流程质控体系
建立”术语预审-过程监听-事后溯源”三级质检机制,在本次培训中实现技术文档翻译差错率<0.03‰的行业标杆水平
✅跨国协作网络
与东盟秘书处灾害管理委员会建立术语共享机制,累计完成《东盟地震监测技术规范》等17项区域性标准的官方译本
实战价值:让技术合作突破语言边界
”当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展示新一代’智能地动仪’监测数据时,我们的译员同步完成地磁异常图谱的动态标注,确保越南专家实时掌握关键信息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道。这种”技术+语言”的双轨保障,使本次培训达成的三项联合预警算法研发协议提前2个月进入实施阶段。